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变革全球产业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3月25日上午,附中校长谢泽慧在沙河校区音乐厅以《在AI时代做复合型音乐人才——让兴趣与未来同频共振》为题,为初二年级全体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谢泽慧首先援引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数据,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求的深刻变革,并重点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两大核心议题展开论述。她指出,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单一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造力、情感理解力和跨领域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所在。
基于此,谢泽慧提出三点重要建议:其一,要突破传统专业界限,建立开放包容的跨学科学习理念;其二,要注重专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协同促进;其三,要充分整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通过电子音乐制作、计算机编程等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拓展个人能力维度。谢泽慧强调,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建议学生着力构建"T型能力结构",即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培养快速掌握新兴技能的能力。学校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助力学生实现从兴趣到优势、从潜力到实力的转化。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就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课堂氛围热烈活泼。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主动适应智能化时代要求,持续拓展专业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谢泽慧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思政第一课"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使命;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与未来同频共振”,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为社会与国家努力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