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专业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原创作品在中等音乐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路径,2025年5月28日,“共声·同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与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联合交流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室内乐创新团队成员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科主任陈巍岭、钢琴科副主任谢佳、室内乐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淑婷,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六位学生齐聚星海,围绕室内乐教学、专家课指导、原创作品实践与专题研讨展开全方位互动,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艺术的盛宴。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张帆出席本次活动。
上午的交流活动以陈巍岭主任和谢佳副主任的专家课拉开序幕。陈巍岭教授首先对星海附中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共声·同行’这一主题深刻诠释了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理想追求。作为音乐艺术的传承者,我们肩负着搭建文化桥梁的重要使命,院校间的深度交流将为音乐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随后,陈教授对星海附中初三年级钢琴专业学生张渲悦演绎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代表作《海上孤舟》进行指导。陈教授从乐谱版本选择、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等专业维度进行了深入解析,重点就作品的节奏精确性、读谱准确性等关键演奏要点给予了细致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陈教授系统阐释了其独到的演奏理念和教学方法,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谢佳教授的专家课于观摩厅同步举行,她重点针对两校学生合作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六手联弹小品进行专业指导。课程中,谢教授着重强调了多钢琴演奏中的协作要点,包括声部平衡、节奏统一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协调统一等关键要素。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示范,谢教授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升合奏默契度,为当晚举行的音乐会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下午,两校教师围绕“中国当代原创作品在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学与实践价值”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研讨会上,吴淑婷、陈巍岭、李聪、陆彦闵四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室内乐创新团队老师率先演绎了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胡玥老师的原创作品《萌芽》选段,老师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艺术表现力,生动诠释了这部作品,展现了高水平的演奏与精准的合作配合,精彩的演绎赢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在研讨环节中,两校教师就当代原创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与实施路径、音乐学院附中阶段顶尖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室内乐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方向等内容展开了充分交流。两校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傍晚时分,“‘共声·同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交流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学院(沙河校区)音乐厅举办,将当日的交流活动推向高潮。音乐会特别安排了两校学生联合演奏的节目,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优秀学子同台献艺。这种跨校合作的演出形式,生动诠释了“共声·同行”的主题内涵,既展现了不同院校教学特色的交融互补,又体现了音乐艺术超越地域的共鸣与对话。学生们默契的配合、出色的演绎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此次交流活动通过专家课、专题研讨、联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两校在钢琴-室内乐教学领域的深度专业对话,也搭建起一座以“原创”为桥梁的教学合作平台。活动不仅展现了音乐院校携手共进、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更为推动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双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领域开展更多实质性交流,不断拓展与兄弟院校的深层合作,在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中发出更多“共声”。